日常姿勢迷思 — 生活篇

破解三大與健康息息相關的常見誤解!

你以為受傷就應該完全休息?腰痛就代表要躺床?拉筋越痛越有效?
這些聽起來好像「有點道理」的說法,其實可能令你身體更易受傷!

由 2 Align Health 脊醫團隊為你逐一拆解姿勢、腰痛、拉筋等常見迷思,協助你建立更科學、更安全的健康習慣!


迷思一

拉筋一定要痛才有效?

很多人進行伸展運動 (拉筋) 時,會覺得「愈痛愈有效」,甚至會強忍痛楚,認為這樣才能拉得深、可以鬆筋。但事實上,拉筋應該帶有輕微拉扯感,而不是刺痛或劇痛

當你感到痛楚,代表身體的肌肉、筋膜或神經線正在被過度拉扯,這樣反而可能造成微細撕裂或發炎,令原本的問題惡化。

正確拉筋方法:

  • 每次保持動作約20至30秒

  • 應循序漸進,避免急速的動作

  • 適當調整角度,保持深呼吸

脊醫建議:每天進行溫和的伸展,可改善姿勢、減輕腰背壓力。


迷思二

痛就避免活動,多休息才會幫助復原?

當受傷或出現痛症時,避免活動以減低痛楚可能是本能反應,不過其實長期靜止不動對身體復原未必有幫助,尤其是慢性腰痛、肩頸痛等問題。實際上,適度活動反而有助促進血液循環、減少肌肉僵硬,縮短復原時間。

當然,痛症嚴重時應避免過度負重或劇烈活動,但也不應完全臥床不動。

適合的活動包括:

  • 緩步行走

  • 輕量伸展

  • 醫生建議的運動訓練

每人的情況不盡相同,受傷後應先尋求專業醫護人員的意見,以制定最適合你的復原方案。


迷思三

硬床褥對腰骨最好?

坊間流傳「腰痛應該睡硬板床」的說法,雖說有些腰痛患者可能需要較硬的床墊來支撐脊椎,但過硬的床墊反而可能導致腰部懸空、肌肉緊繃,甚至加劇腰痛。另一方面,床褥太軟又會導致身體陷入床中,脊椎變形,起身時腰酸背痛、關節僵硬。

理想的床褥應該具備以下條件:

  • 提供足夠支撐:保持脊椎自然曲線

  • 具彈性,能有效分散壓力:避免某一部位受壓過大

  • 根據體型與睡姿選擇適合硬度:側睡、仰睡所需支撐唔同

另外,選枕頭也同樣重要!

太高或太低的枕頭,都會拉扯到頸椎,影響整條脊椎對齊。理想枕頭應該可以填補肩頸與床面之間的空隙,讓頸椎放鬆、對齊。

脊醫建議:每個人身形、睡姿都不同,建議購買前先試躺不同床褥與枕頭,選擇一組起床不覺得肌肉僵硬、睡得舒服又有支撐感的組合。其次,再好的床褥用久了也需要更換。時間長了床褥的承托力容易下降,不足以支撐人體脊椎的自然曲線,今天試著留意一下自己的床褥吧!

Next
Next

日常姿勢迷思—工作篇